Search

NBA球季結束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 #2020東京奧運!

任何時候,又尤其...

  • Share this:

NBA球季結束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 #2020東京奧運!

任何時候,又尤其是疫情期間,全世界喜愛運動的觀眾希望能夠得到運動的消息,就是需要依賴運動記者在第一線作為現場和小人物們之間最重要的橋樑。

感謝小人物汪六的牽線,我們請到了擁有10年體育記者經歷,包括採訪多位NBA球星,以及北京和里約奧運經驗的小人物彭薇霓,和大家分享她寶貴的經驗,和她回頭看這條路的想法!

錄音當天奧運最熱烈的討論,當然就是台灣的柔道選手楊勇緯的金牌戰! 小人物上籃也請到了前柔道選手大支替我們解釋,為什麼外人看起來明明是比較積極的楊勇緯,會被裁判判出3次指導而輸掉比賽? 日本選手 Takato 做了什麼樣的戰略讓楊陷入這樣的困境? 薇霓如何解讀楊“想贏金牌” 的mentality?

在薇霓有採訪過的NBA球星當中,哪些是在現場採訪她觀察到的球員特質? 為什麼薇霓認為LBJ是非常有溫度的人? 今年拿下FMVP的Giannis, 在他早年來到台灣的時候,給薇霓留下了什麼樣子的印象?

最後,身為一位女性體育記者,在台灣的運動圈裏面有什麼優缺點? 在她早年身為體育記者圈唯一的女性是什麼樣的場景? 她如何突破那個年代對於女性對於運動的刻板印象? 同時間,為什麼薇霓會認為台灣社會是一個對於兩性平權和待遇是友善的? 要能夠成為一位 “熱愛工作,一天沒去球場報導就哪裡怪怪的” 體育記者,身體內擁有什麼樣的熱情與特質??

運動凝聚社會和鼓舞人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在我們一次次地被運動員的表現感動和替他們歡呼的時候,小人物薇霓認為我們能夠給予運動員們最大的支持,其實是在比賽舞台謝幕後,持續的關心支持該運動和產業,而這更會是永續的推進運動產業,往我們想要看見的理想方向前進!

#小人物薇霓 #奧運經驗分享 #女性體育記者 #想贏金牌 #柔道 #大支 #Giannis #永續前進 #小人物上籃


Tags:

About author
小人物 Hans, Fu 和幾位在台灣加拿大美國各地成長拓根的過氣大男孩,就像每個小人物籃球迷一樣, 曾經將籃球當作食物水空氣那樣理所當然, 也曾經把NBA當作宗教信仰那樣深研參謀. 在觀賞每一場賽事後, 除了期待下一場比賽的來臨以外, 也希望有地方可以討論分享又激盪彼此對於 NBA 等大大小小零零總總的看法. 在英語世界早有許多 ESPN Radio 等 Podcast 的時候, 總覺台灣的籃球小人物們也應該有屬於自己語言, 自己觀點的平台. 小人物們努力的用掉漆的中文跟各個小人物們分享非常對立不同於媒體的觀點, 希望能夠讓每一位小人物得到不同的討論,並能夠享受聽籃球, 嘴砲籃球, 討論籃球, 就像上籃那麼輕鬆簡單.
一個任何一位小人物都可以聽籃球, 討論籃球的地方. NBA不只是籃球. 聊籃球可以深入到一個邊線play,廣到種族文化多元的價值在哪裡。 Spotify, Apple Podcast, Podbean等各大平台搜尋 #小人物上籃!
View all posts